
《倍的认识》这一课的教学知识点主要是认识”倍”,理解“倍”的意义。
用召开森林大会引入猫和老鼠,学生会备感亲切, 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。教材中 “倍” 的概念是依据乘除法知识中 “几个几”“份” 的概念扩展而来的,通过两个不相等数量的比较,由 “份” 引出“倍” ,使学生初步认识 “倍” 的含义。
然后改变“一倍数”,也就是比的标准。6只猫不变 ,改变老鼠的只数。 即“ 一倍数 ”发生变化 ,那么猫的只数与老鼠之间的倍数关系也会相应改变 。这里为了突出“ 一份数 ”,通过变式,让学生感受“一份数”的重要性与关键性 从而进一步把握“ 倍 ”的本质, 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, 对 “倍 ”的认识更加深刻 。
改变几倍数,2只老鼠不变,减少猫的只数,使几倍数发生变化,让学生感知猫有几个2只,猫的只数就是老鼠的几倍,正确建构倍的概念。通过再次比较让学生感知猫的只数是几个2只,猫的只数就是老鼠的几倍,提高对“倍”的认识的清晰度。随着猫的数量越来越少,又通过变式引导学生理解老鼠有2只, 猫有2只,猫的只数是老鼠的1倍 。还可以以猫作为“一份数”,老鼠有2只,老鼠的只数是猫的1倍。这两个特例让弄清楚“1倍”的含义,“1倍”就是与标准量相等的量,也就是“同样多”。通过情境的过渡,改变“几倍数”和“ 一倍数 ”这两次变式,学生在变化的情境中进一步丰富“倍”的表象, 深化“ 倍”的认识。
相关标签
倍的认识-  田应燕-  三年级